也称茶单宁或茶鞣质,是一类多酚化合物的总称,包括儿茶素、黄酮、花青素、酚酸四类化合物,其 中儿茶素在茶多酚中的比例最大(约为 60%一 80%)。
茶多酚的含量一般是嫩叶多于老叶,春叶多于夏秋叶,绿茶多于红茶,通常含量在 20%一 35%(干茶)。 2. 儿茶素
(1)功能 具有杀菌、降压、强心等功效,另外对尼古丁和吗啡等有毒生物碱还有解毒作用。与茶叶质量关系十
分密切,它既与饮茶的功效有关,也是决定茶叶色、香、味的主要成分。 (2)儿茶素的结构式如下:
4. 茶多酚氧化性的应用 (1)茶多酚极易氧化。 (2)红茶在制作时即是利用了这一特性而使茶叶叶红、汤红。 (3)绿茶制作中则应尽量减少其氧化以保证绿茶的绿叶、绿汤。
茶叶中的生物碱主要是咖啡碱、茶碱和可可碱等,它们均属于膘吟的衍生物,其中以咖啡碱含量最多, 也最重要。 2. 咖啡碱 (1)茶叶中的含量
一般为 2%一 4%,其含量以弱光中生长的茶树(如高山云雾中)产的茶叶较多,并且新梢鲜叶越幼嫩, 生物碱含量越高。 (2)性质
咖啡碱在茶叶中与部分茶多酚结合生成络合物。这种络合物能溶于热水,在冷水中溶解度减小,因此 当茶水冷凉后,会出现浑浊现象,俗称“冷后浑”,这种现象以红碎茶最为常见。 (3)功能
咖啡碱能兴奋中枢神经,解除大脑疲劳,强心利尿,减轻酒精、烟碱等有害物质对的伤害。 (三)芳香油
也叫茶香精,是酯、醇、酮、酸、醛类等有机物的混合物,易挥发,是赋于茶叶香气最主要的成分。 茶叶中芳香油的含量极少,约为 0.003%一 0.02%(干茶);一般情况下嫩叶高于老叶,高山茶多于平地 茶,红茶多于绿茶,由于芳香油属易挥发成分,故陈茶的茶香较差。 (四)蛋白质和氨基酸 茶叶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,约为 17%一 20%(干茶),除蛋白质外还含有一定量的游离 氨基酸(1%一 3%),氨基酸的存在有利于提高茶汤的滋味,使茶汤具有鲜爽味。 (五)糖类 茶叶中含糖类约 20%一 30%,有单糖、双糖及淀粉、纤维素、果胶质等多糖。 单糖和双糖能使茶汤具有甜醇味,还有助于提高茶香。 可溶性果胶质可以使茶汤具有醇厚感。 (六)色素 色素是构成干茶、茶汤、叶底颜色的主要物质。 绿茶的色素物质主要是叶绿素,故茶绿、汤绿、底绿; 红茶的色素主要是儿茶素的氧化产物茶黄素和茶红素等,因此茶红、汤红、底红。
(一)陈化性 1. 定义 茶叶经长时间贮存后,会出现香气下降,色泽变暗等不良变化,即陈化现象。 2. 原因 因茶叶的香气成分芳香油易挥发,经长时间贮存后,香气散失。 3. 对绿茶的影响 茶多酚的氧化造成绿茶的碧绿、翠绿、黄绿逐渐变暗变深,绿茶茶汤失去绿而明亮的光泽。 4. 对红茶的影响 红茶的油润色泽会逐渐失去而成为灰褐色,这也导致茶叶冲泡后,红茶失去明亮的色泽,另外也使茶
1.茶叶具有吸湿性的原因 茶叶由于经干制形成了疏松多孔的组织结构,并且茶叶的很多成分如茶多酚、咖啡碱、糖类、蛋白质 等都具有亲水性,因此茶叶具有很强的吸湿性。 2.吸湿后的茶叶,其陈化过程会显著加快,并容易发生霉变。 (三)吸附异味性 1.原因 茶叶的多孔结构和疏松状态使茶叶具有较强的吸附异味性。 2.用途 可用来制造花茶。 3.注意事项 茶叶在储运销售与存放过程中则应避免与有异味的物质接触,以免影响茶叶质量,甚至丧失饮用价值。
(此部分配合各类茶叶的照片进行逐一讲述) 茶叶根据加工程度不同可分为初制茶、精制茶和再加工茶。
初制茶:鲜叶初制后的产品称为毛茶。 精制茶:毛茶经过精制后的产品称为成品茶。 再加工茶:部分精制茶再加工成特种产品,压制的紧压茶和萃制的速溶茶等。
在商业经营上,按照茶叶的制造方法不同,并结合茶叶的品质,将茶叶分为绿茶(包括黄茶、白茶)、 红茶、花茶、紧压茶和乌龙茶。
1.红茶的特征 在初制中茶多酚发生了较深刻的氧化(即经过“发酵”过程)。 2.红茶产品质量特征 干茶色泽乌润,汤色红亮,并且有红茶特有的香气和滋味。 3.红茶类毛茶的初制过程 鲜叶→萎凋→揉捻→“发酵”→烘干→红毛茶。
●工夫红茶的质量特点 因做工精细而得名,其条索紧细,香气馥郁纯正,滋味醇厚,汤色红亮,叶底呈古铜色。 ●工夫红茶的命名 工夫茶是我国红茶类中的主要品种,多以产地取名,有祁红(安徽祁门,包括江西浮梁产的在内)、滇 红(云南风庆)、宁红(江西修水)、宜红(湖北五峰)、川红(四川宜宾)、闽红(福建福安)、越红(浙江绍兴)、粤 红(广东高饶)、湖红(湖南安化)等。其中以祁红、滇红、川红和宜红的质量最佳。 1. 祁红(见照片) 祁红外形紧细,色泽乌黑油润,汤色红艳明亮,滋味鲜醇爽口,香气清香持久,并有蜜糖香,称为“祁 门香”,为国际市场所称颂。 2. 滇红(见照片) ●产区地势高峻,土质肥沃,雨量充沛,气候适宜。 ●滇红的质量特征: 滇红为大叶种茶树鲜叶制成,芽肥叶壮,外形紧结,芽毫丰硕,色泽乌润,身骨重实,香气浓郁,毫 香突出,汤色浓艳,滋味鲜醇甘美,叶底鲜红均匀,颇受国外欢迎。
(二)碎红茶(见照片) 1.加工工艺 碎红茶的初制过程与工夫红茶基本相同,但具体操作技术则有较大的差异。在揉捻中先把鲜叶切碎然
后经过发酵、干燥而成。 2.分类 产品根据叶形不同可分为叶茶、碎茶、片茶、末茶四种,以碎茶为主,故称碎红茶。
3.碎红茶的质量特征 碎红茶对外形要求不高而重内质,要求汤色红艳明亮,香高,味“强、浓、鲜”,富有收敛性,适应 国外饮茶特点,经一次冲泡能将大部分有效成分浸出,碎红茶在国际市场最受欢迎。 我国工夫红茶产区有一部分已改为生产碎红茶,其
湖北日报讯 (记者汪彤)5月13日从英山县获悉,经省市场监管局批准,该县开...
中新网昆明5月16日电 (记者 韩帅南)记者从16日在云南昆明举办的5.21国际茶日系...
人民网成都5月18日电 5月18日,2022国际茶日四川购茶节在成都举行开馆仪式,自...
5月21日,第四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在浙江省杭州市开幕。贵州作为本届茶博会...
原神有茶香的饮品怎么做?玩家要知道有茶香的饮品配方,这样才能制作出任务...
在雷山县,当地茶农抢抓农时采摘茶叶,制茶工人昼夜不停,加紧赶制当地特产...
全国约茶品茶资源交流平台
联系人: 微信:
地 址:
站长QQ:932813447